2014年12月8日星期一

缘起


~缘起~




Vision
因为病过、痛过、苦过,所以不想其他家庭也这样。


Mission
原始点为当今世人所急需之法,让我们一起弘扬和推广张钊汉医师所研发的<原始点疗法> ,振兴中医,济后世惠子孙,让家庭更健康和睦,让社会更和谐!

Objective
远至三皇五帝时,神农尝百草,创医学。黄帝忧民病痛,着《内经》传中医于天下后世,用心至竟。伤寒为病首,仲景立论施处方,传万世法。因此《神农本草》、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阴阳五行、藏象经络、六经辩证等皆是华夏子弟代代相传的中医精髓。

如今科学昌明,西医在尖端科技辅助下,于《形而下为器》这方面取得辉煌成就,举凡内科外科,器官组织,皆能细分了然。但以有形(仪器)对治有形(病),终遇颈瓶,所以众多慢性病皆难根治。现代中医又西授,不再读《内经​​》,也摒弃了中医形而上的绝学,尾随西医治病,终无法发挥传统中医精髓,结果于人中医治病不彰,恐为后代子孙所遗弃。科学逐渐昌明,人类却继续受病苦。正为中医与病患两头忧时,竟然遇到鼓舞人心的<原始点疗法>。

没有张太太,就没有原始点。张医师为了减轻太太的病痛而悟到「任何一处病痛,都有一处固定的起源点」,而只要在起源处适当的处理,那么疼痛就会消失。依据临床实践,结合《伤寒论》,以<原始点疗法> 临床应用在患者身上,疗效立竿见影。为了解决全人类的病痛,也想为后代子子孙孙找出一套简易有效的治疗方法,张医师倾尽大爱,把研发的<原始点疗法>公诸于世,不断应邀到各处演讲(除了台湾,连续三年在美国巡回演讲,新加坡、中国等地),让十方苦难病患皆能受益。后又成立基金会,为所有人类的病痛尽一份心力,满张太太慈悲大愿。

今日的尖端量子科学,可能会是明日揭开中医形而上的量子医学。身为炎黄子孙,我们有义务承载推广先帝留给我等后世的中庸医学。推广<原始点疗法> ,不但病患受益,也必为后代子孙对中医疗效刮目相看,继而启发有志之士把中医推上另一高峰。

不打针不吃药,张医师已把<原始点疗法> 简易成有效,人人可学的免费治疗方法。因为人人都可学,所以让我们一起弘扬和推广<原始点疗法> ,致力开发更多原始点中心,推动革新的医疗教育,期待能以<原始点疗法> 消弭人类的病痛,并让全民体认到原始点疗法是最佳预防医学。



张医师的<原始点疗法>地址如下:
财团法人张钊汉疼痛医疗基金会
台北市内湖区洲子街46号2F
Tel:00886226598480 fax:00886226594783
website: http://www.cch-foundation.org email:cch.tw@gmail.com

原始点问答1

目录
1.原始点疗法到底可以治疗哪些病?
2.如果施用原始点疗法再与吃药、开刀等方法一并使用,同时治疗,是否能更具疗效?
3.推揉原始点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?
4.日常生活作息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?哪些饮品、食物是属于较寒冷的?
5.治疗与养生保健每天可操作几次?
6.依年龄、体型、体质有无不同的按推方式?
7.何谓原始点、原始痛点、筋与筋伤?
8.痛是不是骨头引起的?
9.脏腑损伤会痛吗?
10.细菌病毒是致病的“因”吗?
11.疫苗能不能防治传染病?
12.原始点疗法所称的「果、影子」包括哪些?
13.原始点疗法所称的「因」都包括什么?如何区分?
14.寒性体质饮食及用药的观念
15.为何不能说某种药可直接治疗某种病?
16.为什么说“寒凉伤人”?
17.致病之缘”有哪些?
18. “保健之缘”都包括什么?
19.“因”怎么处理?
20.受伤后有哪些注意事项?

1.      原始点疗法到底可以治疗哪些病?
不管是伤科内科癌症患者都可治疗,若是伤科组织受损部份,则需待修复期使其复原,属寒性患者需加以热源改善。

2.      如果施用原始点疗法再与吃药、开刀等方法一并使用,同时治疗,是否能更具疗效?
原始点疗法本身不具侵入性与破坏性,只需推揉即有疗效,而开刀及吃药属西医治疗方式,两者理论基础不同,病患应选择对自己身体较有利的治疗方式。

开刀对人体的破坏性很大,会让体质进一步变得更寒,故患者绝对不要轻言动刀。而且很多病,根本不需要开刀就可以治好了。

至于西药部分,全部是寒凉药,对体质长期而言,伤害不可谓不轻。

3.      推揉原始点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?
一、哪里痛就不能按哪里;

二、要按在筋上适度滑动,避免触及骨头;

三、视患者能忍受痛楚程度来拿捏力道,不宜过重或过轻。

4.      日常生活作息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?哪些饮品、食物是属于较寒冷的?
一、以原始点疗法来诊断及保健身体,预防疾病产生。

二、要有规律的作息-适当的休息,并按时就寝。

三、常怀感恩包容的心,不吃冰冷食物。(如:冰品、茶叶、生冷蔬果)

四、固定做运动,如柔软操、拉筋、瑜珈、太极拳、气功、拜佛…等。


5.      治疗与养生保健每天可操作几次?

一、治疗:

不一定!

如是一般正常人,则两天一次或三天一次,皆可。

如果是生病了(轻微),则每天最好做一次,如果病比较重者,一天大部分约做两次。
例如已经接近癌症之状况,那么就严重了,则早晚做一次,如果已是癌症患者,且症状已在持续着,一天反复常常在发作,那可能就要三、四次。

如果是已经快往生了,就24小时推揉,所以就看什么情形下什么剂量,而有些人两天推一次,病情就越来越好了,就不用考虑那么多;又如果一天推拿一两次,患者觉得还不够,那就增加次数。

这是可以自己依推揉后的情形来进一步判断,每个人的病情是不一样的,就好像医师在用药也是一样,有些小孩子用的剂量就很小,大人用的剂量就稍微大些,那如果重病一点,甚至剂量会更高,使患者赶快调整过来。 

二、养生保健:

也没有一定,按推次数的多寡,原则上是以受压者能承受为主。

6.      依年龄、体型、体质有无不同的按推方式?
年龄层次还是其次,最主要是看个人体质。如果说患者六、七十岁,但长的壮硕,那就可知道这个经得起考验,力量则可以稍微加大一点。
如果长的很瘦弱型的患者,即使是很年轻,但看患者脸色又苍白,则先轻一点,所以就是看患者的体质,体质才是最重要的判断,揉久了就一定有经验。
所以刚开始操作时,因为位置还有力道还未能纯熟地掌控,则可一边做一边询问患者:「这样可以吗?这样会不会痛呢?」患者说一点点痛,然后说还可以,这种力道就可以,刚开始学就这样!

7.      何谓原始点、原始痛点、筋与筋伤?
原始点是身上一系列已被确定的固定部位;在这些部位找到较痛的点,称为原始痛点,亦称筋伤。也就是筋伤须经按推、确认、双方互动才能成立,因此患者感觉疼痛的部位,或按推者觉得筋有异常,都是单方的感觉,而单方的感觉就属妄想分别,不能以此确定筋伤所在,筋伤既不能确定,如何谈处理呢?

至于筋是各种组织组合而成,包括肌肉、肌腱、韧带、血管、神经……而这些组合不管成分及形态,随时都在变化,因此既不能把筋说是某种组织,亦不能把筋形容成某种状态。如果把原始点的筋伤说成是筋沾粘、筋紧绷、筋结、筋条索、筋粗、筋细、筋出槽……虽是一种描述筋伤状态的想法,不过已犯了把筋说成某种状态,又因单方认定,亦属妄想分别推测,毫无实义可言。何况筋在体内是看不见的,看不见的就是无相,既是无相就如同龟毛兔角,如何能知道而把筋伤说成是沾粘、紧绷、条索等各种状态呢?

而且筋伤定义是按在原始点,须经患者确认特别疼痛才能成立,不是靠照出来、摸出来或凭想象等单方面的认定就能成立。纵使照得出来或摸得出来,亦属果。如果又把沾粘、紧绷、条索等虚妄想法,认为是实有需治疗的地方,那就是妄上加妄。进一步认为整复手法可以处理沾粘、紧绷、条索……就如同空中本来没有花,妄说花还可以结果,这就迷上加迷了。

8.      痛是不是骨头引起的?
常听人说我膝盖痛、腰痛,那么痛又是从何而来,会像医院一般说的是膝盖退化或腰椎骨移位压迫引起的吗?骨头到底会不会引起疼痛?

首先就来探讨骨头本身会不会痛,如果会,每个人全身都有骨头,则每个人全身都应该痛,而且注定要从一生下来就要痛到老死才对。可是在真实的人生里,却没有这种事发生,可见骨头本身是不会痛的。进一步再来探讨骨头移位会不会产生痛,既然骨头本身不会痛,那么骨头移位时,骨头本身还是好好的,骨头本身既然好好的,自然就不应该痛。即使痛,那也与骨头无关,所以把痛归结到骨头移位,是毫无道理的。

再就临床上来看,如果骨头移位是因,痛是果,可是在现实的世界里,却有很多人脊椎骨正常,但每天却痛得要命,甚至去医院检查骨头位置也没有问题。那么他的痛,很显然跟骨头移位无关,如果真的还硬要说骨头移位会引起痛,则很多人脊椎严重移位变形,身体却没有任何疼痛,这又该怎么说呢?可见骨头移位不是痛的必然原因。而且骨头移位,在慢性病的角度来看,本身就是一种症状,也就是果,不是因。因为凡是看得到的通属果,在慢性病里,治疗的因是看不到的,纵使你有能力触摸到患者骨头的移位,那也是果。因此把骨头移位当作是痛的因,就有倒果为因的味道了。

也许有人会进一步问,那么急性的脱臼或骨折,病人会痛得要命。怎么能说骨头移位或受损,跟痛没有关系呢?如果脱臼的痛,是骨头移位所致,当我们把骨头调整回来,他的痛应该要立即消失,但在临床上痛会立即减轻,但不会立即消失,需经一段时间才会慢慢消失,而这段时间,不就是在等受损的组织(筋)慢慢地恢复吗?再进一步说,调整回来的骨头,真的会回到原来的位置而丝毫不差吗?难道连零点零几的移位都不会发生吗?如果说骨头移位是造成疼痛的原因,在原来正确的位置是不痛的,那么现在与原来的位置还有毫厘之差,就应该有毫厘之痛才对。

可是这种情况却没有发生。反过来说,脱臼没有处理好,骨头依然没有归位,那么他的痛应该一直持续存在才对,也就是说骨头移位一直存在,那么痛分分秒秒也就一直继续着,果真如此,这对脱臼及那些长期脊椎移位变形的人,岂不是一场大灾难?谁还有勇气活在分秒不歇的痛苦中呢?但事实是不会这样子的。又如病人骨折移位,没有被处理好,结果愈合后,骨头依然变形,但最后也不痛了,就如同前面所提脊椎严重移位变形,却无任何症状一样。以上所说,不就更可以证明,骨头移位不是产生痛的主要原因。

那么痛的原因又在哪里?脱臼或骨折,虽然使骨头移位过大,但不是产生痛的原因,而是严重拉扯筋,造成筋的组织受损,才会产生剧痛。因此要解决痛的原因,就是让筋不再严重地被拉扯。故处理骨头其实就是为了要处理筋。但对于急性本处受伤,如脱臼、骨折的整复手法,是不应该套用到一般疼痛的处理上,也不能把一般的疼痛都说成是因骨头错位所致,因为如果连肉眼都看不出来,你凭什么说是骨头错位呢?这样的说法,是否已经加入人为的推测成份在里面了?纵使你有别人无法达到的触感,可以摸出骨头的移位,但在一般的疼痛里,那也是属于果,而不是造成疼痛的因,再说筋是很坚韧的,在急性病,如果不是移位严重到连肉眼都看得出来的脱臼,它是不会使筋受伤而产生痛的。因此除非严重急性外伤所造成的脱臼或错位,才须使用到整复的手法。筋如果长期处在错误的位置上,已经造成受损及变形,此时即使用整复手法去矫正骨头也没有用。纵使你可以让骨头移动,但很快又会被变形的筋拉回来,根本就是白忙一场。何况痛的因是在筋,不在骨,只要精准地按在筋上,痛即可缓解,何需用到很复杂的整复手法,结果又无法精准地处理到受损的筋。因此对于一般慢性劳损的疼痛,只须把筋揉松即可。至于一般疼痛的原因,动不动就听人说是因骨头错位引起的,这除了违反先前所说的,骨头移位不是产生痛的原因,而且也已加入了人为的推测成份在里面,又错把一般慢性劳损的病当作是急性外伤的病在看,也把他处筋伤当作是的本处受伤在处理,这不但误把影子当本尊,也与事实背离,是很难让人信服的。

9.      脏腑损伤会痛吗?
骨头本身不痛,同理五脏六腑本身亦是不痛的,那么脏腑损伤会痛吗?先就脏腑的损伤是由谁来论定,如果是以患者感觉的疼痛部位去推测某脏某腑是否损伤,这是不能成立的,因感觉痛是果,而痛在某脏腑的部位也是果,果如何去推测另一种果呢?就如同苹果跟香蕉之间是没有因果关系,既然没有因果关系,怎能说苹果甜不甜跟香蕉有关呢?

再就损伤的说法来看,如发炎、溃疡、沾粘、萎缩、硬化、纤维化、穿孔……以上如果是属医师单方的论断,则违反发病之因,须经双方确认的原则,因此这样的论断是不能成立的,如果是经仪器照出来的,那也是果,不是发病的因,因为发病的因是照不出来的,譬如膝盖痛的因在臀部,手腕痛的因在手肘,小腿肚痛的因在上胸椎,一般都是哪里痛照哪里,可是谁会想到膝盖痛、手腕痛、小腿肚痛要照臀部、手肘、上胸椎呢?照出来的是果,而痛的症状也是果,既然都是果,就不能说发炎、溃疡、沾粘……会产生痛,如果会产生痛,那就变成果可以生果,果生果可以成立,则苹果可以生葡萄,葡萄可以生香蕉,这岂不是天下大乱?

再就临床来看,如果脏腑损伤会痛,就举胃来说,轻者破皮发炎,重者穿孔出血,要是破皮会痛,则穿孔出血更应该痛才对,可是很多出血却没有痛,只因便黑才知出血,穿孔必破皮,穿孔都不痛,怎能说破皮会痛呢?如果还硬要说破皮会痛,则破皮是因,痛是果,只要用原始点在筋上按推及温敷,痛立即减轻,甚至完全消失,这时破皮不可能那么快修复,既然破皮还在,痛就应该继续下去才对,可是事实却非如此,这已足以说明破皮与痛的因果关系是不能成立的。

再说胃缺损会痛吗?如果会痛,是手术后被切除的部份会痛?还是留存在体内的部份会痛?如果是被切除的部份会痛,既已被切除,如何知痛?即使知痛,既已在体外,又与我们何干?如果是留存体内的部份会痛,则手术切除一小部分,就应该痛一小部分,切除大部分,则应该痛大部分,全部切除,岂不痛死人?可是切除后,除了患者更加虚寒,痛也没有继续发生,可见脏腑损伤及缺损,亦非痛的因,其余脏腑应作如是观。

10. 细菌病毒是致病的“因”吗?
因为感染细菌病毒才会生病,如果这话成立,那么就可以说,细菌病毒是因,生病是果。不过这种说法真的能够成立吗?

我们就来进一步分析。

一、在体内未病前就有细菌病毒,如果细菌病毒是因,生病是果,在当时就应该生病才对。可是在临床上却有很多案例根本就不发病的。因此形成有因而无果。既然无果,相对的因也就不能成立。就如同没有生过孩子(果)的女人,也就不能成为母亲(因)一样。因此细菌病毒是不能被说成因的。

二、如果是生病后才有细菌病毒,可见细菌病毒是果不是因,因为生病后而产生的统属果。

三、如果细菌病毒与生病是同时产生的,那这样细菌病毒也不能成为生病的因,就如同牛角同时生,彼此不能互为因果。四、细菌病毒是被仪器检测出来的,在临床上原始点疗法已经证实除本处受伤外,凡被仪器检测出来的统属果。

从以上推论,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细菌病毒不是导致生病的因,它只不过是生病的其中一种果、症状而已。

从临床上观察如果感冒而有细菌病毒,不管有没有吃药,结果都是一星期左右会好,可见是自身体质处理好的,根本就与药物无关。从原始点来看,感冒症状是果,也是无药可医,即使现代医学说抗生素可以杀死细菌,亦是不能成立的,因为药只能改善体质,而不能直接治疗症状。

11. 疫苗能不能防治传染病?
在西方医学认为,疫苗可以成功地防治各类传染病,如天花、小儿麻痹、B型肝炎等。不过从现在的传染病来看,如、禽流感、等,没有一种是经由药物或疫苗而控制下来的,根本就是无药可医。不过随着时间,这些传染病终究都会自然消失而归于平静,可见传染病的消失,与西药及疫苗无关。要不然古代没有西药及疫苗,传染病又是怎么消失的呢?以今视昔,现在的传染病都无法处理,怎能说疫苗对过去的传染病有防治之功呢?

现代医学对病毒是无药可治,可是却宣称未来还没出现的病毒是有疫苗可以防治。以此推论,依照现代医学的观点,疫苗是对过去及未来的传染病有效,可是却没有办法处理现在的传染病,也就是看得到的现在不能处理,看不到的过去及未来却可以处理,这跟国王的新衣又有什么两样,可是这种荒谬的观点,真的却有很多人相信。

既然已经知道细菌病毒是果,也就是影子,不但不是要处理的对象,而且也是无药可治,病之所以会好,都是因自身体质处理好的。所以之前的天花、小儿麻痹、B型肝炎等,如果照现代医学说是因病毒引起的,那就更可以证明疫苗可以防治过去及未来的病毒,根本就是背离事实、一派胡言。而且疫苗属寒凉药物,又从冷藏取出,施打后除了使人更加虚寒,抵抗力变得更差,不要出问题已经是万幸,怎么还说会有防治之功呢?因此所有疫苗根本不能施打。

现代医学如果不改变思维模式,一味在果上研究,终究是一场空,因为影子里是找不到正确答案的,不只是现在的爱滋病毒、、禽流感、等找不到答案,以后新型的病毒出现,也终将是无解。在临床上的观察,打疫苗有些人会出现不适症状,甚至产生重大副作用,花了那么多钱研究,及宣导民众要打疫苗,除了坏处,实在看不出对人类有什么贡献。

12. 原始点疗法所称的「果、影子」包括哪些?
「果、影子」包括所有疾病症状(因生病而产生的状态,又称讯号)、医学之病名及病因、仪器之检测:

身体感受或出现的:疼痛、酸、麻、痒、胀、闷、刺、晕、抽筋、口干、口破、口苦、口臭、发烧、潮热、灼热、肿、烦躁、谵语、目赤、出血、红肿热痛、多汗、盗汗、红斑、疹、流鼻涕、耳流脓、咳、喘、腹泻、便秘、小便困难、呕吐、白带、肌肉跳动、下坠感……以上症状皆因他处筋伤所致,而患者全属偏寒体质,至于症状出现的部位统属影子,如五脏六腑、头、颈、四肢等。

仪器检测的:光片、断层扫描、溃疡、沾粘、发炎、骨刺、椎间盘突出、脊椎移位、各种结石、瘤、肾萎缩、脑萎缩、肝硬化、肺纤维化、血压、癌指数、肝指数、肾指数、细菌、病毒……以上种种都不是产生症状的因,也非要处理的对象,就算是大如肿瘤、肝硬化、骨刺、结石、椎间盘突出或小如细菌、病毒等衰败、变形的状态,也是一种从生到老自然变化过程所产生的果,果就像发白面皱一样是不会危害身体的,处理果反而有害,要使生命得以延续,唯有改善偏寒体质及他处筋伤一途。

果、影子非治疗的目标:

凡属他处筋伤所致,不但不能在症状讯号处按推,且包括病名、病因及仪器检测的,统统都不是要处理的地方。

13.原始点疗法所称的「因」都包括什么?如何区分?
因」可分他处筋伤、本处受伤及寒性体质:
三者最简单的区别方法就是找到原始痛点按推后──
一、症状改善明显,则属他处筋伤,此类患者在临床上占绝大多数。
二、若出现他处不适症状:
属局部的,如头晕、胸闷、呕吐、腰痛等,则偏向他处筋伤引起;
属全身性的,如怕冷、无力、麻、抽筋、抽搐等,则偏向寒性体质影响他处筋伤所致。
三、症状虽有改善(属他处筋伤),但进展缓慢或一天内反复发作,甚至近乎小时,则属寒性体质影响他处筋伤所致。
四、症状改善并不明显:
属本处受伤,其临床症状来得又急又重,稍微动作更加剧痛,最令患者难以承受,体质修复本处的时间:
一般扭伤患者其本处受伤,修复时间约需三至七天,即可复原。
腰背肌肉肿胀变形,或指骨受伤、肌腱撕裂,修复时间约需一至三个月。
脊椎骨旁之筋严重受伤,修复时间约三至六个月。
如果患者体质变寒或受伤部位不断使用,就会使修复时间变长。
属症状小时持续发作,在临床上最难处理,经按推及内、外热源温之:
有改善则属他处筋伤,而小时则意味着受极寒体质严重影响;
没有改善则属本处受伤,而小时则意味着受伤的程度更加严重,故需再以按推及内、外热源温之,由体质来修复本处受伤,经一段时间:
甲、症状消失,则属较易复原的本处受伤;
乙、症状仍在,则属不易复原的本处受伤,如植物人、瘫痪病人。
所有严重疾病,例如癌症、心肌梗塞、脑中风、爱滋病,全属偏寒体质。
“寒性体质”怎样辨证?
寒性体质的辨证体质:未病前身体平常就会有的状态,又称证:
颧骨以上到额头面色青白、黄,黑眼圈。(注:红无光泽亦属寒,黄色是中性偏寒,故肤黄、苔黄、涕黄、带黄、尿黄仍属偏寒体质。)
舌质淡白,舌胖有齿痕,舌润、白苔。(注:舌头红也是寒。)
无神、倦怠、嗜睡、懒言、少气。
鼻子过敏,早晚症状较严重,怕冷,冬天四肢冰冷,肌肉僵硬,受风寒及食凉症状即加重。
口淡,口甘甜,流口水,不喜欢喝水,就算想喝也喜欢热的,痰多,大小便频繁。
●中性体质:在任何时间及环境下,都处于一种平和、宁静、舒适的状态,既不怕冷也不怕热。
●除了中性,人的体质只有寒多及寒少,根本就不存在有热性体质。寒性体质会使筋伤进一步恶化,造成患者感觉错乱,而出现假热之症,如怕热、灼热感、口渴喜冷饮等。

14. 寒性体质饮食及用药的观念:
寒 性体质患者勿食酸、甜、茶叶、冰品、生冷蔬果等。因为寒性体质才是致病的重要因素,故答案不在酸碱平衡及缺少各种营养素的问题,只要把寒性体质改善了,身 体各种功能就能自动调整回来。生病后寒性体质会趋向更寒,而离中性体质越来越远。所谓药性必有所偏,就是要把过寒的体质调整回来,进而达到治病的目的,故 对于偏寒体质的患者而言,药物也只不过是一种内热源罢了,而不是真的能直接治病。

15. 为何不能说某种药可直接治疗某种病?
因为实在没有某种药可直接治疗某种病而不经过体质的。如果不透过体质,当人因病毒或风寒而感冒,然后喝了热开水、姜汤或热粥,甚至用吹风机或盖棉被把汗逼出 来,病也好了,就会得到热开水、热粥、姜汤,甚至棉被、吹风机都可以驱风寒、杀病毒的结论,这样大家能接受吗?若能接受,当你头风痛,喝了热参汤,或用木 棒、手肘按推,而把病治好了,能说人参、木棒或手肘有驱风止痛的作用吗?若能接受,那么你也可以说跑步、爬山、打太极拳、瑜珈、拉筋、柔软操可以治百病, 这样我们还谈什么是医疗呢?
如果不谈体质,就会出现以上荒谬的结论,阔而言之,不谈体质,而宣称药可以驱风湿、清热解毒、以毒攻毒、熄风镇痉、利水、安神、开窍、止血、固涩……都属妄念,或说药可以治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肿瘤、忧郁、失眠、细菌、病毒……亦属戏论。
更进一步说,既然没有一种药物可以直接治疗某一种病,那么反过来说,也没有一种药物可以直接造成某一种病。
疾病是没有特效药及偏方的,治病别无他路,只有改善自身体质这一条路而已。

16. 为什么说“寒凉伤人”?
寒性体质,如果误用寒凉药,当体力不错,仍可容许各种人为的错误,而能善尽体质自我修复的任务,让我们遇到各种疾病,都能化险为夷。譬如生病打点滴、吃抗生 素、消炎止痛、退烧药、类固醇、疫苗……全是寒凉药,对于寒性体质的人来说,无异是雪上加霜,但除极少数的人熬不过去,才会死亡,绝大多数都会活得好好 的。
很多寒性体质的病人,刚开始吃寒凉药,病却好得很快。因此让病人及医师都深信不疑,误以为用对了药。甚至有些病人吃生机饮食,一开始身体也有轻安、舒适的感 觉。可是在不知不觉中,病人的体质变得更寒,面对疾病的侵袭就会越来越吃力。在长期的错误下,即使拥有强健的身体,也无法容受不断地摧残与伤害,重大疾病 于是就这样慢慢地形成了。
中 医的温病学派,善用寒凉药,就如同西药一般。可是病人都属寒性体质,根本不能用寒凉药。但问题是,即使用错药,病人最终也都会好转。然而这不但不是在帮助 病人,从长远看,根本就是在伤害患者。一旦病人的体质差到无法容受时,即使小到如感冒、各种传染病、胃肠病,都会变得很危急。亦有可能突发重病,如脑中 风、心肌梗塞,而一些慢性病,如糖尿病、癌症之重症患者,则会迅速恶化,甚至危及生命。世人不察,从开始满足于症状的好转,忽略了体质的恶化,终至难以挽 回。
试 看人之已死,身体体温骤降,体内的热源不见了,而这热源正是维持生命力的主要因素。当人的岁数增长,身体走向衰败的同时,体质也会变得更加寒凉,能够提供 身体的热源就会越来越少。如果要延长寿命,纵使无法改变体质趋寒的事实,但起码也要延缓趋寒的速度。故日常生活不管是饮食或用药,一定要尽量避免使用寒凉。

17.致病之缘有哪些?
内缘:压力、焦虑、生气、忧烦、不眠、劳累、饮食过冷、服药不当……
外缘:环境污染、外伤、外感风寒、中暑、姿势不正、过度使用、敷药不当、手术不当……


18. “保健之缘”都包括什么? 
以原始点来诊断及按推,可以充分预防错误的治疗及疾病的产生。 彻底修正自己的错误习惯,如需要规律的作息、适当的休息、天冷宜保暖、多食温热性食物。  要活就要动,运动是最好的补药,如柔软操、拉筋、瑜珈、太极拳„„都是很好的运动选项。  常怀喜悦、感恩、包容的心,与人为善,乐于助人。保护好环境资源,使我们吃的食物、喝的水源、呼吸的空气不再遭受污染,一切回归自然,为后代子孙留下一片净土。

19.“因”怎么处理?
所有他处筋伤之疾病,不管是分属内科或伤科,也不管是任何原因造成,或任何医学病名,其处理方法都是一样的:只要找出原始痛点按推,再加热源温之即可,严重者甚至可在患处温之。热源使用可分内热源及外热源两种,内热源包括:温热中药、温热饮食、运动……;外热源包括:温灸、温敷袋、电热毯、电热器、远红外线……。热源使用:应以患者感觉温暖舒服为宜,不可有烫的感觉。
所有疾病,如果只知病名(例如:高山症、忧郁症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血癌……),而不知如何下手,则可从症状部位找出相关之原始痛点处理;若无明显症状,则可从一条脊椎(颈部、上背部、下背部、荐椎部)加上七处(头部、肩胛部、臀部、踝部、足背部、肘部、手背部)原始痛点处理。
寒性体质影响他处筋伤的处理:偏向他处筋伤则以按推为主,内、外热源温之为辅;偏向寒性体质则以内、外热源温之为主,按推为辅。
本处受伤就需要时间让体质来修复本处,在这段修复期,休息很重要,期间可以按推原始点,并用热源在原始点甚至患处温之,来改善体质,以便加速本处的修复。若属本处受伤,如脱臼、骨折、割伤、刺伤、烫伤等,则可参考中、西医学的处理方法。

20.受伤后有哪些注意事项?
手受伤,尽量避免握拳、持重。
脚受伤,尽量避免久坐、站立过久。
腰背受伤,尽量避免弯腰、持重。
关节受伤,如手腕、肩、颈……日常活动宜转向不痛侧。